Re:四野集结号悼念和怀念《三个女军人》
“妈妈安安静静陪伴了我五天,带着不舍,带着不甘离开了。对不起妈妈,没有照顾好您。坚强的妈妈一路走好”。昨天深夜,突然看到母亲的老战友刘雨英女儿宋萍妹子发出的文字和图片微信。
感人至深的是,母女两手紧扣,时间定格在2014年8月15日14点45分。
昨天,照片中最后一位母亲的老战友,刘雨英阿姨(左一)在辽宁鞍山离世,得知噩耗,彻夜难眠。 这是一张母亲和刘阿姨各保存了65年的照片。1949年底,拍摄于行军至广东惠州淡水,这张照片表现出的老俵情、同学情、战友情,感染着她们的后代。 她们三人分别出身于江西萍乡市的大户人家(右一母亲),不仅她们家庭的长辈为几代至交,而且也是就读于当地女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同班同学。
1949年8月,随着四野南下大军对萍乡的解放,由此她们一生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在周潜芬(中)阿姨母亲的支持鼓励下,她们一起毅然加入了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英雄部队,中国解放军41军123师。当年,她们只有15岁,应该是共和国年龄最小的军人和最后的离休干部。
入伍后,她们一起编入部队的“随营学习”,首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和战士们一起行军战斗。她们放下“大小姐”的身段,随解放大军一路南下,翻山越岭,参加了“衡宝战役”,攻打解放桂林的战斗,然后又折返回广东,一路剿匪,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固,行至广东潮汕地区驻军。
3年前,母亲去世,正好是国庆节期间,在整理母亲遗物时,虽然家里没有一件值钱的物品,但是大量的老战友照片却保护的完整无缺。于是,我萌发了寻找他们和后代,将这些具有时代军人风范的珍贵照片能够物归原主。 她们3人于1959年分别于广东揭阳和潮州市,之后虽然有书信往来,但是通讯与动荡的缘故而慢慢失去了联系,就再也没见过面。她们各自的婚姻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故事情节一样,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
3个小知识分子性格的“大小姐”,其爱情经历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时代的变革使她们选择了参加军入伍! 很难说:这就是命运选择吗?
今年春节初二,我和弟弟去鞍山探望病中的刘雨英阿姨,一见面就感到特有的亲切。当我拿出那些尘封了60多年的老照片,她不仅一眼就认她们3人不同的合影照片,而且看了我和弟弟不加思索地说,弟弟非常像父亲,我像母亲。
看着这我拿来的这些照片,勾起了刘阿姨当年如何参军入伍以及在部队往事的回忆。那时,萍乡刚刚解放,一夜之间她们由“大小姐”变成了被“革命”的阶级对象,无论是政治待遇和生活来源都是困难重重。当时,正值轰轰烈烈的打到地主资产阶级,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最后时期,四野41军123师到萍乡女子中学招收女兵,在周潜芬母亲的鼓动下,她们毅然报名参军入伍。
临行时,刘雨英阿姨回家去拿一些生活用品,被母亲紧紧抱着她的腿恳求留下,然而,她还是挣脱了母亲的手含泪离别;而我母亲,连家都没有回,背着个小挎包就跟着带兵的人离开了家乡,走在路上遇到个熟人才让其转告了我外祖父。
回忆往事,刘雨英好像没有了病痛折磨的痛苦,她滔滔不绝,平常习惯了的中午休息也取消了。她看着这张照片就像述说昨天的故事,透着满脸地幸福笑着说:这照片拍摄于淡水,身上穿的军装是部队最小的号码,上衣长得过了膝盖还无所谓,最麻烦的是军鞋,最小的号码都大的不能穿,我了行军不掉队,她们只好穿上鞋子,把后跟给缝上。
说着军装不合身刘雨英的哈哈大笑,透露着甜蜜和幸福,但是说起她们的爱情婚姻却是曲折的。通过在“随营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她们逐渐融入了军人的大熔炉,三个亭亭玉立的女军人,刘雨英能歌善舞,母亲和周潜芬都是运动场上的佼佼者,她们成了123师赫赫有名的军中之花,这自然引来军人们的倾慕和爱慕。
然而,部队严格规定,只有副团以上的职位才能有“爱”她们的资格,否则将严肃处理。刘雨英阿姨笑着说,母亲的性格刚烈胆子大,以退出共青团团员“要挟”组织!这一禁令,使这3个女军人的爱情有着不少尘封的故事!虽然影响了她们一生的幸福,但是依然坚守了白头偕老!
在我寻找照片上母亲两个战友的过程中,再次分别感谢海军的陈政委和省局的麦海斌在盐城市的寻找;感谢好久未联系的鞍山局高春华同志以及同仁荣坚兄弟在鞍山市的寻找。同时,感谢汕头局周琪同志在春节期间应我的要求,给刘雨英阿姨寄去橄榄菜。
集合号,是你们熟悉的声音!三个同时参军入伍的同班同学的共和国的女军人,天堂见!来世你们还是我们的母亲! 以此,悼念刘雨英阿姨并追忆母亲和周潜芬阿姨。
原四野41军123师杨遂如之子,沈洪于广州
2014年8月16日 qq1141902501